
溫州網訊 上周,樂清80歲阿婆遭保姆蒙頭搶劫案件引發社會熱議,“怎么請到讓人放心的保姆”再次成為市民關注的話題。據悉,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籌建的溫州市家政綜合市場將于明天起試營業,該局欲將此市場打造成全國領先、全省首創的家庭服務創新樣本。
在全國家政行業尚缺乏相應的管理和監管的大環境下,該市場將有什么創新之舉?日前,記者提前對該市場進行“探營”。
保姆——
上崗前需過“5道關卡”
公安部門將做身份調查
王阿姨是溫州市貴寶貝母嬰護理服務有限公司的一名保姆,盡管在該公司當保姆已有三年,但由于公司入駐家政綜合市場,王阿姨還是需要重新經過市場的“考核”后才能持證上崗。
王阿姨上崗前一共需要經過“5道關卡”:
首先是入駐登記,包括個人信息、擅長的家政服務內容、所獲獎項、身體健康狀況等等;
然后,王阿姨的身份信息將由市人社局發至公安部門進行審查,如王阿姨有案底或是網上在逃人員,那么公安機關將通知市場不予錄??;
在通過身份審查后,王阿姨還要在市場內進行心理測評,測評需上機進行,回答的答案將反映其是否適合當一名家政人員;
然后是體檢環節,王阿姨需在市區指定醫院檢查后取得健康證,健康證有效期為一年,也就是說每年都需要進行體檢;
最后,王阿姨還需要參加市場舉行的崗前培訓,崗前培訓包括急救知識、職業道德素養、法律意識等課程,甚至還有溫州習俗學習課,包括溫州人的習俗、溫州菜怎么做等等。
完成以上5道關卡后,王阿姨才能拿到市場發放的“家庭服務人員上門卡”。
家政企業——
入駐也需評審打分
好評率不達標將被淘汰
除了對保姆入駐有嚴格的審查外,市場對入駐企業也要求頗高。例如要求入駐企業在業內信譽良好,依法納稅,無不良記錄,還要擁有一定數量的家政服務人員和業務訂單資源,并且具有一定專業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的團隊等。擁有這些條件的企業才可報名入駐,然后再經過市人社局相關專業評審的打分排名后,企業才正式入駐。據悉,目前已有22家企業正式入駐市場。
“企業入駐后并非就沒有了約束,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我們將每年對各家入駐企業的訂單量、好評率進行統計,連續排名末尾的企業將被更好的、尚未入駐企業代替。二是我們將根據服務類型和中介費用,為企業開出保姆的指導價格,企業必須在規定的指導價格區間內為保姆定價,防止虛抬價格的現象出現。三是雇主支付中介費后,該費用是先停留在市場的賬戶上,7天后該中介費才會到達企業賬戶。而根據中介費的高低,企業為雇主更換保姆的時限也將相應增加,比如中介費380元,可在一個月內無條件更換保姆,如果是980元,那么雇主可在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更換保姆。”
雇主——
可掃二維碼查信息
還能留言評價
“家庭服務人員上門卡”的背面有一個二維碼,雇主掃碼后就能看到該保姆的身份信息、從業信息、健康狀況等。最大的優點在于,雇主還可看到該保姆的上一家雇主的評價,在保姆離開時,雇主也可在此平臺發布對該保姆的評價。“由于我們對雇主也有身份登記,因此只有雇傭過該保姆的雇主才可在平臺留言評價,不會出現虛假評價的現象。另外,一年收到三次‘差評’的保姆,將被我們列入‘黑名單’,需再次經過培訓學習后才能再次上崗。”市技術工人交流服務中心主任吳松河說。
雇主來到市場后也需要進行登記,登記內容包括需要哪一類家政人員、所需服務時間、是否要住家等等。
隨后,在家政交流區各個家政企業的攤位內與保姆面談。為了給市民提供更多參考,市場內還專門設置了家政體驗區,該區域裝修環境與市民家相似,有臥室、嬰兒房、廚房,甚至還有酒柜,市民來此挑選保姆時,可現場觀看保姆為小孩洗澡、為老人翻身按摩等家政技能。
據吳松河介紹,考慮到有些符合條件的保姆可能剛好回老家了,市場還人性化地推出遠程面試服務,市民可在市場內與身在外地的保姆進行視頻聊天,省去了保姆兩地奔波的苦惱。
吳松河表示,由于目前我國對家政行業沒有一個統一的法律監管,很多保姆中介還處于“一張桌子、一部電話、一個人”的低端經營模式,而家政綜合市場通過制定多項“規矩”,提高了入駐保姆和家政企業的“門檻”,為市民篩選出了該行業的領頭團隊和精英群體,以達到“優勝劣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