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標題所說,我5歲的兒子開始追星了,他最喜歡看的綜藝節目是《奔跑吧兄弟》,喜歡的男明星是鹿晗,女明星是Angelababy。不得不說,他還算是"顏值控",喜歡的都是長得好看的明星。
平時帶他出去玩,每次不給他買什么吃的,他就會拍打下腦門"我天,完了!"學著鹿晗的樣子?;钟腥?,真不知道這是咋個意思,就成了他的習慣了。還讓我買Angelababy的海報給他,說這個女孩太漂亮了!
在家還會自己撕名牌,弟弟不配合,他就"撕掉"弟弟身上的名牌,然后大喊:"Angelababy Out!"然后美的轉圈兒。
孩子追星,家長管還是不管?
心理學家認為,對偶像的學習和模仿,是孩子塑造自我的一種方式。當孩子追星時,可以合理利用偶像光環,讓孩子看到偶像身上的正能量和閃光點,不斷學習和模仿他。
姐姐跟我說,她12歲的女兒,最近也有變化,好像在偷偷助興,買了很多帥哥的海報、貼紙、周邊,經常會自己偷偷笑出聲來。有時候給閨蜜打電話,也是聊的燦爛如花。開學還買了明星同款的書包、鉛筆盒。姐姐知道她的錢哪里來的,問過女兒的一位同學,她說女兒不吃中午飯,省錢買這些追星的物件。姐姐后來在生活費里多加了點錢給她,不吃午飯哪能行,還在長身體。
其實姐姐也是很苦惱,十幾歲的孩子正要進入青春期,說重了怕孩子受打擊,說輕了又擔心沒啥用。姐姐不是反對孩子追星,而是希望女兒理智追星。
有位媽媽說,自家女兒14歲,從小學就喜歡一位韓國明星,最近幾近瘋狂,動不動就要買記譜愛出國看演唱會。媽媽把護照藏到同事家,就怕她走一些歪門邪道去韓國,每天都擔心的不得了。
你說,孩子追星家長該不該干涉?我想,很多家長或多或少都思考過這個問題,但卻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認為,不管孩子多大,有追星的舉動都是正常的。就像心理學家認為的,這是孩子塑造自我的一種方式。我們家長即使要干涉,也要站在理解孩子的角度,只有理解孩子,才能尊重TA,而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育也只能在尊重和理解中,才能變得更有效,不是嗎?
正確對待孩子追星的問題,贏得孩子的合作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青春期的孩子對偶像崇拜是一種向往獨立的意識表現,亦是他們渴望被社會認同和欣賞的心理狀態。
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像握在家長手里的風箏,不管飛多高、多遠,都在媽媽的視線中,但長大一些,卻拼命掙脫,想要做短線的風箏,逃離媽媽的視野。所以,家長要先贏得孩子的合作,才能管住"想要斷線的風箏"。
、尊重孩子的追星對象
昨天下午我在寫這篇稿子的時候,我兒子蹦噠進來了,看到上面有鹿晗(5歲的他識字不多),跟我說,媽媽,你怎么把鹿晗寫進去了?我說,媽媽在寫你喜歡鹿晗的故事。他緊緊盯著電腦,那有沒有我"夏天"的名字在上面?眼睛在四處尋找,而且露出興奮。我說,有的,但媽媽還沒寫完,后面就會有了,還有你喜歡的Angelababy。他聽我說完,轉身就走了,邊走邊說,媽媽,我不打擾你,你寫完念給我聽哦!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他們是獨立的個體,即使像我五歲的兒子這么小,亦是如此。我們家長也挺高興對孩子追星有客觀、全面的理解和認識,該支持就支持,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兒說太多他喜歡的偶像的"壞話"。
、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
莎士比亞說,不要盲目崇拜別人,而忽略了自己的美。在我們家長眼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是最優秀的。但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他們認為自己追的偶像才是最值得敬仰的。因此,會非常崇拜他們。
只要孩子的行為是正常且理性的,比如孩子只是在課余時間看自己偶像的表演、聽他們的音樂,或者收藏、購置一些海報、畫像等,并不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學習,那就沒必要過多干涉。
但如果孩子因為追星,而影響學習甚至曠課去看演唱會,不跟爸媽溝通,私自去外地看演出等,這些行為就需要爸媽干預了。孩子年齡小,對很多事情沒有正確的認知。家長作為成年人,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不要過于管教,但要跟孩子好好聊聊,把他拉回到正常軌道來。
劉謙曾說,真正的追星,是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成為像自己偶像那樣,杰出而偉大的人。所以,我們家長可以跟孩子說,他應通過什么樣的努力,才有可能成為和他崇拜偶像一樣的人,用他能接受的方式,不要太過強硬。
、贏得孩子的合作
在經歷過大寶兩歲叛逆期時,我就立下了flag,希望我的孩子在青春期仍然能和我無話不談,至少常常溝通。所以,在他的成長中,我一直是多傾聽,聽他說??吹接嘘P瘋狂追星事件的報道,我就問大寶,你怎么看?
他說,媽媽,我只是喜歡鹿晗和Angelababy,但不會發瘋的。雖然五歲的他,講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我知道,他的喜歡,是"理性"的。
有時候我們在一起看跑男,他會笑的拍我大腿,還跟我說,你看,你看,鹿晗出來了!我會非常激動的跟他一起等待,鹿晗的出場。
孩子喜歡某個明星,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和想法,這是他們的自由,我們家長的擔心很正常,按越要稍微收斂下,如果讓孩子不舒服,你可能很難聽到,他再跟你分享自己的真心話。
枕邊育兒寄語:
盧綸說,記住,真正的偶像是你自己!我舉得他說的非常對,任何時候,我們都別忘了,自己才是自己的偶像。偶像就像是生活中的一種無形的力量,當你感覺疲憊了,累了,可以看看他(她),瞬間能量滿滿。你家孩子追星嗎?你是怎么做的呢?